9月1日,央行宣布自2023年9月15日起,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,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%下调至4%。
这是今年以来,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首次下调,上一次是在2022年9月15日,当时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8%降到6%,背景同样是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。
消息公布后,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线拉升200个基点,目前报于7.25。
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工具,多次在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,一般在人民币汇率面临下跌压力的时候,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下调,以抑制人民币汇率下行。
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?
举个例子:A企业有100亿美元,这些钱短期不急着用,把100亿美元全部存到银行。银行有了这100亿美元会拿去做贷款,但按监管规定,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就要冻结一定比例到央行账户,这个比例叫做外汇存款准备金率。
原来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6%,现在降到4%,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拿去放贷的美元更多了,原来最多可以放贷94亿美元,现在增加到96亿美元,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都增加了。市场上的美元变得不那么稀缺,价格下降,作空人民币的欲望降低。
总之,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监管层棒打人民币空头,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体现。
央行此时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说明了两点:
1、人民币接连下跌,目前已经触及政策底,接下来若人民币继续下跌肯定会有更强力的政策出来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运行。
2、预示着有实质性利好的政策已经出来或即将出来。近期股市楼市汇率真金白银的利好有很多。比如“认房不认贷”、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、存量房贷利率下调、个税专项扣除优化等。
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,股市有望止跌反弹,楼市、汇市有望企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