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年度旗舰iPhone 15 Pro系列的A17 Pro芯片,首发台积电N3工艺,将行业带入3nm时代。
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,采用N3工艺的A17 Pro,晶体管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90亿,作为对比,它的上一代产品,采用4nm工艺制程的A16 Bionic芯片仅有160亿。
苹果拉开3nm时代的序幕,也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技术、市场争夺战,守擂的是代工巨头台积电,发起猛烈挑战的则是三星和英特尔。
三星在晶圆代工市场属于新贵,2010年开始承接iPhone处理器A4的代工订单,到2014年,苹果调整策略,将部分订单转交台积电,直至全部投入台积电怀抱,彻底放弃三星。
为了反击,三星大手笔押注3nm节点,在GAAFET的基础上自研MBCFET架构,试图与台积电一较高下,夺回失去的订单和客户,一个潜在的信号是——英伟达正在和三星试水其3nm工艺。
三星和台积电在3nm之间的博弈,被认为是“既分高下,也决生死”。
9月19日,亮见联合腾讯科技,特邀知名半导体投资人、腾讯新闻作者 启哥有何妙计 陈启,直播解读代工巨头的3nm争夺战,讲述三星和台积电各自的3nm路线图、市场前景。
以下为直播精华脱水版(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有删减调整)
01
重识3nm:芯片工艺的极限在哪里?
刘兴亮:最近行业都在讨论3nm,这里所说的3nm指的是什么?
陈启:自从几年前开始,中国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逐渐增加。人们对芯片行业的新闻关注也不断升高。我们从28nm到45nm再到现在的3nm级别的数值有何意义?
早期晶体管的实际特征尺寸(critical dimension,简称CD),它与工艺节点一一对应。例如,如果在8英寸晶圆上晶体管特征尺寸250nm,对应的即250nm工艺。
从45nm到28nm之后,晶体管开始微缩,晶体管的实际尺寸与工艺节点的标称方法开始有差异,晶体管的命名方式采用等效标称方法。
假设有一款奥迪A6 45TFSI汽车,它搭载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。它大致相当于2.4-2.6自然吸气排量发动机。通过这个"45TFSI"这个标识,你无法准确知道它的实际排量,但实际上它大致相当等效于2.4到2.6之间。
行业会使用各种参数来对比前一代甚至是再前一代的制程,比如现在所谓的3nm,是相比于7nm和14nm,它的频率提高,面积缩小,功耗降低,密度增加,性能提升,所以请大家记住,3nm并不是晶体管的实际特征尺寸。
刘兴亮:现在有7nm,5nm,3nm,那未来是不是还会有1nm,再往后会如何发展?
陈启:业内已经在追求小于2nm的技术,并且以埃(Angstrom,符号为A)为单位表示,1A等于0.1nm,因此以下的数值可以转换为nm:20A相当于2nm,18A相当于1.8nm,16A相当于1.6nm,以此类推。
ICInsight提供的主要代工厂工艺节点量产路线图
欧洲有一个名为EMAC的机构位正在研发大约1nm的技术,这类研究更多是纯科研性质,具体何时问世尚不得而知。
目前我们人类在集成电路工艺上所观察到的尺寸仅限于1nm。对于更小尺寸,可能需要改变材料,也可能有新的命名方式。
刘兴亮:台积电3nm又划分为N3B、N3E,这种命名上的分区是什么?
陈启:它类似于汽车上的不同型号,例如运动型、舒适型、标准型等,比如N3B、N3E、N3X、N3P等等都是基于同一技术平台。
然而,不同客户有不同的需求。有些客户需要高性能,例如用于服务器的CPU需要有高性能;有些客户注重低功耗,例如用于手机的CPU需要控制散热。还有一些客户则着重于成本节约,因此,在同一技术平台上,会有多个细分版本如N3B、N3E、N3X等。